溫度對天麻生長的影響
溫度對天麻生長的影響:溫度是影響天麻生長的主要因素。天麻喜歡在夏季較涼爽、冬季又不十分嚴寒的環境中生長。適宜其生長的溫度時間越長,對天麻生長越有利。
溫度對天麻無性繁殖的影響
天麻地下塊莖在地溫14℃左右時開始生長,20-25℃生長較快,30℃受到抑制。一年之內整個生長季總積溫3800℃左右。海拔在1000米左右,最適宜天麻及蜜環菌生長。
在低海拔或平原地區引種天麻時,地溫應保持在25℃以下。炎熱的夏季土層溫度持續超過25℃以上,蜜環菌及天麻生長受到抑制,影響天麻產量,同時持續的高溫也促進了天麻種性退化的進程,因此在低海拔的地區栽培天麻,夏季高溫季節,應防暑降溫。
天麻雖然能耐寒冷,但有一定限度,不能突然降溫或持續超低溫。低溫出現的季節不同,天麻遭受凍害的程序也不同,如果初冬溫度突然降低,會使天麻遭受凍害,隨著寒冷季節的到來,溫度逐漸下降,新生麻組織逐漸老化,天麻塊莖細胞中水分減少,細胞液濃度增加,降低植物冰點,防止原生質萎縮和蛋白凝固,經過抗寒鍛煉,增加了天麻的抗寒能力,天麻長期處在零度以下的低溫條件下,經過較長時間低溫鍛煉,未觀察到遭凍害的天麻。在嚴寒的東北地區生長的天麻對低溫有一定抵抗能力,如吉林省撫松縣在海拔774.2米地區,1月份平均溫度-15.7,最低溫度可達-34.7℃,仍有天麻分布,但在這些冰凍的環境條件下,必須長期有較厚的積雪覆蓋,雪層下天麻分布層的土壤溫度不低于-5℃,天麻才能正常越冬,如揭去積雪,天麻就會遭受凍害。
樂山市金口河區板廠坪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烏天麻,是以本地野生烏天麻為原種,在原生態環境下進行擴繁生產,保證了烏天麻野生狀態的所有品質,其天麻素含量達0.7%,為國家藥典規定的3.5倍,居云、貴、川、陜傳統天麻產區前列,醫用和保健功效上佳。
合作社獨特的“原生態”種植方式和帶動貧困山區農戶脫貧致富的發展模式,經中央電視臺CCTV-7及樂山市和金口河區各級電視臺等媒體報道,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和關注。